代幣經濟學指南:怎樣分配才是最好的方式?

278次閱讀

下面是我寫的完整的 代幣經濟學 大師級指南。

接下來我會分析 500 倍回報的加密項目(比如 $SOL 和 $AXS)的代幣經濟學是甚麼樣子的。

如果對我的指南有需求,我會把它做 PDF 文件,並涵蓋更多的例子。

如果你不了解代幣經濟學,你就是在賭博,而且你會輸得很慘。

讀完本文,你就能成為一個代幣經濟學專家,可以在幾分鐘內從垃圾幣中找到不錯的 加密貨幣

基本術語:

– 供應量:流通中的代幣

– 總供應量:即將流通的代幣總量

– 市場價值:流通代幣的總價值(美元)

– 完全稀釋價值(FDV):以美元計價的總供應量的總價值

你可以在 CMC 或 CoinGecko 上找到這些數據。


了解這些術語有助於你發現代幣經濟學的問題。如果某個項目的供應量與總供應量相差很大,這就要引起你的警覺。

為甚麼呢?

供求理論認為,某種東西的數量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供應量 ◆◆

下面這個代幣只有 13% 的供應量在流通。隨著其他 90% 的供應量被釋放到流通領域,該代幣的價值可能會從目前的 1 美元出現下跌,除非需求量出現大規糢的上升。

或者除非供應增長緩慢。


隨著時間的推移,代幣供應的增加被稱為發行(emission),發行的速度很重要。

如果該代幣在未來三個月內達到最大供應量,那麼供應量的增長將非常快,需求不可能隨之增加,該代幣將失去價值。

然而,如果發行緩慢,十年內都不會達到最大供應量,那麼短期內的供應增加不會對價格產生重大影嚮。

但你在哪裡能查看發行量?

你通常可以在代幣白皮書中找到這些資訊,就像下面這些表格一樣。你想看到的是幾年內的穩定增長,而不是巨大的峰值或急劇的增長。專業提示:有些項目將圖表拉長,使增長看起來很穩定,其實不是。




發行可以來自 質押 獎勵、空投 、用戶使用dapp 的獎勵,當然還有解鎖。解鎖的代幣來自於給早期投資者、團隊、財庫和其它。一般你可以在白皮書中找到分配的詳情。


代幣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 40% 的供應量被分配給早期投資者,而代幣會在幾個月內解鎖,這就是一個問題。早期投資者通常是積極的賣家,因為他們往往收獲了 5 -10 倍的漲幅。你不也是嗎?

我眼中理想的代幣分配方式

團隊:15% 或更少

顧問:低於 10%

早期投資者:小於 25%

公開銷售:不到 10%

營銷:10% 或更少

生態:至少 10%

財庫:至少 15%

流動性:20% 或更少(** 下文詳述)

我們把這些拆解一下。


— 團隊 —

核心團隊得到多少代幣。我期待看到他們給自己分配少於 15%。再多的話,我就會懷疑他們的動機。

— 顧問 —

他們為項目提供專家建議 / 指導,獲得代幣的獎勵。我希望看到他們得到的總和少於 10%。

— 早期投資者 —

通常被稱為種子輪、VC、私募、戰略、KOL 或天使輪。這些通常是擁有大筆資金的早期投資者。我不希望看到超過 25% 的代幣分配給他們。超過 20%就要引起註意,超過 25%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公開銷售 —

這是 ICO/IEO 的價格。通常是通過 launchpad 賣給沒有大錢的早期投資者。我期待看到不超過 10% 的代幣分配到這。超過 10% 通常是砸買賣的事。

— 營銷 —

這是一般的營銷預算。我希望看到 10% 或更少的代幣用於營銷。雖然營銷很重要,但為營銷投入太多,可能就無法為項目本身留下足夠的代幣。

— 生態 —

這是社區通過質押、流動性挖礦、空投、獎勵等獲得的。我期望看到社區至少有 10%。許多項目會有 20% 甚至更多,這很好。為社區做貢獻通常是正確的做法。

— 財庫 —

這是項目的基本營運資金,用於支付員工、穩固夥伴關系和日常開支。我希望在這裡看到超過 15% 的分配,因為周轉資金很重要,資金耗盡意味著項目的死亡。

— 流動性 —

部分代幣進入 DEX/CEX,提供流動性。有些項目比其他項目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只要流動性被鎖定 2 年以上,即使有 20% 的代幣流向 交易所 也無所謂。

— 其他 —

以上是主要的分配方式,一些項目可能有其他的糢式。例如,一些項目有基金會的結構,所以他們將代幣分配給基金會,然後由基金會來主導代幣分配,比如給生態上的項目撥幣。

接下來是 vest,也就是如何將代幣分配給上述每一方。

如果所有的代幣都立即分配,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大量拋售,項目就沒有機會了。因此,各方每隔 X 個月就會收到 X 個代幣,直到全部分配完畢。

這有幾個你需要知道的術語。

– TGE:意思是代幣生成事件,這基本上是代幣首次發行的日子。

– 懸崖期(Cliff period):這是 vest 開始釋放前的時間。

vest 是一種平衡行為,並且,項目不能有過於嚴格的 vest,因為那樣就沒有人願意投資了,而寬松的 vest 意味著早期投資者可以在早期大量拋售代幣,使價格崩潰。

多年來,加密貨幣的 vest 問題已經得到改善。

你可以在項目的白皮書上看到他們的 vest 時間表。

在評估 vest 時,關鍵因素是早期投資者在 TGE 發布時,拿到小於 10% 的分配,至少三個月的懸崖期和幾年的分配時間跨度。

vest 的關鍵是代幣的緩慢而穩定的增長,沒有突然的高峰,特別是對早期投資者來說。下面是此類的例子:



◆◆需求 ◆◆

剛剛我們講完了供應量,現在我們來看看需求。以下是最常見的對代幣的需求形式。

– 持有的激勵機制

– 價值儲存

– 社區

– 實用性

我們把這些一一拆解。

— 持有的激勵機制 —

可以說是需求最重要的驅動力。如果持有代幣對持有人有利,通過獎勵質押年收益或流動性挖礦,需求一定會增加。

只要賺取的年收益與競爭對手相同或更高,並且被認為是 安全 的,激勵機制就起作用了。

— 價值儲存 —

需求的另一個驅動力是,加密貨幣是一種價值儲存的方式。很難說除 BTC 之外的許多加密貨幣是價值儲存,但它是需求的一個驅動力,所以值得註意。

–社區 —

一個強大的社區可以推動需求。糢因幣(Meme)就是這一點的證明。大多數糢因幣沒有實用性,沒有質押收益,當然也不是價值儲存,但他們卻是有價值的,甚至達到 1000 倍的收益,這幾乎完全得益於一個強大的社區。

— 實用性 —

最後,雖然在最後,但也一樣重要的「實用性」。如果持有代幣能提供某種功能,比如區塊鏈的原生代幣能在該鏈上進行交易,它就會產生需求。

— 誰想要代幣?–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誰在持有代幣,他們的動機是甚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它需要研究錢包並參與到社區中,但它可以給你帶來有價值的見解。

例如,如果持有巨額代幣的人是聰明的錢——如風險投資公司——我會非常小心地參與,因為他們的拋售可能會對價格產生重大影嚮。

他們通常也有內部資訊,所以如果他們有需要,他們會在你做出反應之前把幣賣出去。

許多人認為風投都是早期投資者,所以他們是既得利益者。

事實並非如此,風投有時會像你一樣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所以他們可能是大股東,即使他們沒有被列為官方投資者。通常情況下,你可以通過查看大股東的錢包來確認這一點。

如果持有人是愚蠢的錢,那麼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因為愚蠢的錢通常是由恐懼和貪婪驅動的,所以預測他們的行動比較容易。同樣的,糢因幣就是一個例子。

一般來說,最佳策略是定期鎖定部分利潤。

–需求總結 —

在評估代幣經濟學時,你需要看看需求的驅動力。最好的代幣至少有兩個甚至三個以上的驅動因素。

如果我看到持有的激勵機制 + 實用性 + 強大的社區,我就會感興趣!

◆◆價值累積 ◆◆

代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獲得價值。它與需求相關,但在研究代幣經濟學時最好將它們分開討論。以下是主要的幾個方面:

– 通貨緊縮

– 鎖定機制

– 實用功能擴展

– 年收益和收益率

我們把這些拆解一下。

–通貨緊縮 —

通縮就是減少代幣的供應量,它的實現方式有三個,燃燒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定期回購;燃燒代幣。

減少供應通常會增加需求,所以通貨緊縮是好的!

— 鎖定機制 —

鎖定是一種迫使人們持有代幣的方式。通常是如果你把代幣鎖定幾個月,就能獲得更高的年收益。

鎖定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價值累積機制,因為它保證會有持有人的存在。

此外,鎖定的代幣在技術上不流通,所以可能會導致供應急速減少。這流通中的代幣數量也會急劇減少,以至於無法滿足需求。

鎖定機制是偉大的,只要投資者願意鎖定代幣!

–實用功能擴展 —

指的是代幣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更多的實用性。查看項目的路線圖你就能找到相關的資訊。如果他們的路線圖顯示,他們會逐步增加實用功能,價值就有可能相應地上升。

— 年收益, 年利率和收益率 —

關於年收益和收益率的最後說明。雖然它可以成為價值累積的驅動力,但較高的年收益也可能導致供應的快速增加,從而減少需求。

提示:年收益是複合收益,而年利率不是。

甚麼是太高的收益?它因項目而異。關鍵的一點是,如果你看到 30% 的年利率,不要認為項目會因為年利率而發展良好。較高的年利率實際上可能是殺死這個項目的原因。

雖然,這些高年利率的項目一般都是需要快速拋售的好項目。

GMX 是一個具有巨大價值累積的代幣例子。你可以得到 19% 的年利率,但它是以 eGMX(托管的 GMX)支付的,你需要 1 年的 vest 才能完全解鎖。vest 意味著質押者不能馬上拋售他們的收益,造成賣出壓力。

vest 也減少了通貨膨脹,因為 GMX 一旦獎勵給質押者,就不會立即釋放,而是要等待一年。

我很快會做一個關於 GMX 的深入研究,專門聊聊它的代幣經濟學。

◆◆通貨膨脹控制,持有人和鎖定期 ◆◆

就像上面的 GMX 例子一樣,良好的價值累積建立在三個方面。

1. 低通貨膨脹甚至通貨緊縮

2. 鼓勵用戶持有

3. 鎖定代幣

如果某個代幣能做到這三點,它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問題是,這三點往往相互沖突。

– 如果沒有控制機制,較高的年收益會導致通貨膨脹和拋售壓力。

– 沒有高的年收益就很難鼓勵持有者

– 過長的鎖定期往往使用戶不願意持有

這是個三難問題。

讓用戶得到足夠的年收益獎勵,他們才會繼續持有代幣和接受鎖倉,同時又不會造成失控的通貨膨脹和拋售壓力,能夠找到如此平衡點的代幣,往往表現良好。

但請記住,年收益並不是鼓勵持有的唯一方法。

一些項目利用社區(和洗腦)來鼓勵持有代幣。就像一些無用的糢因幣,盡管通貨膨脹猖獗,而且沒有任何功能,人們還是無意識地購買並持有,高喊」為了糢因」。

你也可以從這些項目中獲利,在短期內。

▪例外情況 ▪

代幣經濟學需要逐個評估。例如,如果某代幣有 10% 的供應量在流通,而 90% 的供應量沒有釋放,似乎供應量的增加會破壞其價值。

但我仍然可能投資它。為甚麼?

如果供應量的增加是在 10 年內發生的,該項目又有一個強大的社區,而且對持有人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它又是通貨緊縮的,它還會大規糢地增加實用功能,我就可以忽略陡峭的供應增加。

另一個例子是,如果 30% 的代幣分配給早期投資者。我之前說過,我會對這樣做的代幣避而遠之。

但是,如果早期投資者有 9 個月的懸崖期,而且他們的代幣是在 5 年內陸續發放呢?沒有大問題了吧?

關鍵是,沒有一個萬能的衡量方法。雖然在 99% 的情況下,我不會碰一個即將大量供應的代幣,或者一個給早期投資者提供巨大比例的代幣,但我還是會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

▪ 如何應用代幣經濟學 ▪

拋開例外情況,在評估代幣經濟學時,你要尋找的是:

– 有限的供應,最好是通縮的。

– 來自激勵性持有、社區和功能等方面的強烈需求。

– 價值累積機制(通貨緊縮、年收益等)。

幾乎所有你需要研究的代幣經濟學的東西都在該代幣的白皮書或網站上。

如果你找不到資訊,可以加入他們的 telegram 或 discord,在那裡詢問。如果某個項目沒有開放代幣經濟學的相關資訊,那就需要你特別謹慎。

我希望這個話題對你有幫助。

轉載聲明:本文 由 CoinON 抓取收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 CoinON 資訊立場,CoinON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若以此作為投資依據,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鏈訊星球
版權聲明:本站原創文章,由 鏈訊星球 2022-10-21發表,共計4775字。
轉載說明:除特殊說明外,本站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