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交流中,有朋友提到了我以前談過的一個現象:
我曾經在文章中寫過,一些大風投不看好或者根本不在意的項目,有可能通過社區迅速崛起和爆發成長為某些細分領域的獨角獸。正因為大風投不在意、沒有布局這些項目,所以這就給了散戶抓住這些項目的機會,也給了散戶在加密世界能取得豐厚回報的機會。
可是對普通散戶而言,我們怎麼能快速抓住這些項目,並把握它們崛起的機會呢?
我曾經在前面的問答中談過這個問題,但談得不夠深入,因此這個問題再次被聽眾提及。
交流結束後我再次回憶了自己的一些經历和感受,認為歸納起來可能有兩點是我們可以做的。
第一是要大量看各種項目。
所謂大量看各種項目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要理解一個項目的基本邏輯、基本原理、應用場景,弄清這個項目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為甚麼大家要買它。
這幾個要素中基本邏輯、基本原理是基本,應用場景和項目價值是延伸。
這是個苦功夫。我覺得要用這種方法去大量看項目,拿到任何項目,稍微仔細一看,至少馬上能看出它的基本邏輯和基本原理。
如果這個項目在基本邏輯和基本原理方面和其它的項目有區別,那這種項目基本上就可能有潛在價值,就值得我們關註了。
像 Uniswap 就是典型。它的主要思路來自 Bancor,但是在交易機制上比 Bancor 有了改進,去掉了項目代幣作為中介,給了流動性提供者更大的自由。
但對這個改進,早年很多人是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除了極少數粉絲,Uniswap 是無人問津的。
不過對更多項目而言,尤其是應用類項目而言,恐怕在基本邏輯和基本原理方面是沒有甚麼創新的,而是在應用場景方面有創新,乃至賦予了它特別的項目價值。
但是這裡有一點要特別註意的是:所謂應用場景的創新也分兩種:一種是大家都能明白和理解的創新,這類創新如果我們能搶在大風投發現前就入局,那當然更好。但往往更有價值的創新是大家所不理解的。
典型的就是 NFT 類項目,比如加密朋克和無聊猿等。
比如對加密朋克,現在回想起來,我在最開始看到它時,第一印象就是:這不就是 以太坊 上的合約錨定了一系列圖片嗎?這種東西好像確實沒人做過,但這種東西有甚麼用呢?
所以還是要看足夠多的項目,我們才能發現不同點,雖說這個不同點我們未必能在第一時間就消化和理解。
第二就是大量看社區的情緒。
在加密世界,最能反映社區情緒的在我看來就是推特和 Discord 了,我自己是主要看推特。
這也是個苦活。只有長時間、高密度地關註推特上的變化,才能對社區氛圍的細微變化在第一時間迅速捕捉。
在加密世界,相對而言,我認為對應用場景創新的理解其難度遠遠大於對項目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的理解。
比特幣、以太坊、加密朋克、無聊猿這些項目無一例外在最開始難住大家的就是對應用場景而不是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的理解。
比如對比特幣和以太坊,實際上絕大多數人早期根本不在意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而且就算很多工程師理解了它們的基本原理甚至看了它們的源代碼了解了它們的執行邏輯,也認為它們毫無價值。
而加密朋克和無聊猿就更不用說了,它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普通人就能理解,大家不理解的是它們的應用場景。
而往往這種讓人不理解的應用場景就有可能是特別為加密世界而生的,而這種特別為加密世界而生的場景就很有可能是通過社區的某種活動激發和刺激出來的。
而要觀察到這種社區的激發和刺激,我們只能從反映社區的社交媒體上獲取第一手資訊,比如推特。
這方面無聊猿是典型。
大概在它首發完後不久,推特上便突然爆出大量對它的關註和評論,正是這些評論和關註讓我反思和回想起這個項目,然後在這種社區氛圍中漸漸糾正了自己先前比較固執的思維方式。
所以總體而言,想要抓住大風投們看漏的機會,我們也得下苦功夫,從海量資訊中尋找蛛絲馬跡。